9月12日廣州舉行的中國廚師節上,頗為矚目的注冊中國烹飪大師授勛儀式上,751名中國烹飪大師獲得注冊認證,成為首批“注冊中國烹飪大師”。當他們統一著裝,整齊登上領獎臺時,全場人員聚焦拍照,為這些傳承中國餐飲技藝的頂級人物歡呼鼓掌,經久不息。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李亞光宣讀中國烹飪協會《關于開展首批中國烹飪大師注冊管理的通知》,他提到,由各省級行業協會推薦,通過中國烹飪協會注冊中國烹飪大師評審委員會審核、公示后,經中國烹飪協會注冊中國烹飪大師評審委員會領導小組批準,授予王義均等134人元老級注冊中國烹飪大師,馬志和等582人資深級注冊中國烹飪大師,尹汝龍等35人注冊中國烹飪大師榮譽稱號,現列入首批注冊中國烹飪大師名錄予以公布。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烹飪協會開展了中國烹飪大師的注冊工作。在今天大會上,我們對首批‘注冊中國烹飪大師’進行授勛,就是為進一步規范中國烹飪大師的管理,提升中國烹飪大師榮譽稱號的公信力和含金量。”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背景下,今天第25屆中國廚師節頒獎盛典大會上推出各種獎勵和表彰,意在通過樹立行業典型示范來傳遞正向能量,提振行業信心,引導和激勵餐飲行業廣大工作者誠信敬業、爭先創優、開拓進取、改革發展,譜寫中國餐飲事業新的輝煌。
經江蘇省烹飪協會推薦,中國烹飪協會批準,江蘇省以下同志獲得首批注冊中國烹飪大師榮譽稱號。

一、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名單如下:
董德安、高振江、顧克敏、居長龍、周承祖、潘鎮平、王立喜、王素華、王獻立、王蔭曾、徐永珍、楊治明、仰振華、季裕財、倪柏榮、張玉琪、劉錫安
二、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名單如下:
馮祥文、潘國慶、陳春松、陳恩德、陳忠明、戴爾發、韓勇健、呂士忠、孔慶璞、李昌雨、劉福民、劉文春、駱修平、毛玉平、潘臘生、陶晉良、王林華、王樹長、王樹秋、吳東和、吳繼章、徐鶴峰、薛泉生、薛振平、尹淑華、袁野、張洪儒、史國生、朱順才、丁應林、嵇步峰、周建強、周俊華、周明元、周長順、縱兆敏、韋正代、周文榮、趙林亞、黃萬祺、畢建民、董嘉榮、高扣林、蔣曉初、厲增堯、陸衛忠、強云飛、田建華、吳曉偉、夏咸清、張建中、張少華、張子平、朱龍祥、梁字榮、王繞祥、潘寶興、張蘭芳、江偉東、周曉燕、汪成
三、直接注冊中國烹飪大師名單如下:
馬培忠、王榮蘭、翟昌偉、張濤、朱云龍、趙節昌、商學兵
中國烹飪大師,常州工學院副教授,兼任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副教授,國家級評委,國家級高級職業經理,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擔任歷屆省、市烹飪大賽評委,江蘇省烹飪協會副會長,江蘇省餐飲服務行業資深專家之一,常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副會長,赴美講學訪問學者。
潘國慶同志長期從事烹飪文化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特別是在對當前烹飪文化的發展與餐飲業消費的發展有獨特見解,在烹飪文化與餐飲業消費的應用學科上有重大研究,在當代菜點研究與開發,如何結合正確引導消費的觀點被廣大同行所認可,為層出不窮的廚藝后輩及在校學生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使不少為烹飪事業而努力的年輕一代在多次重大比賽或在自己崗位上取得了很大的業績。
潘國慶同志精于爐、案、碟、點。對中國烹飪工藝、40多種烹飪調劑法潛心鉆研、靈活運用,技術嫻熟,尤其對菜品的研究,不管是采用傳統工藝還是運用現代工藝制作都是有深刻的認識,對原料品種搭配,花樣翻新,平衡膳食、營養衛生的分析,綠色食品的宣傳,淮揚菜系的推陳出新,深受消費者喜愛食品的推廣,引導潮流的消費,在省、市烹飪行業中被大家好公認的權威之一。
潘國慶同志在省、市歷屆烹飪比賽中,既要以團體代表隊領隊的身份出現,又要被多個團隊聘為技術顧問進行技術指導,獲得了很好的反響,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為推動中國烹飪文化事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015年9月,成為中國烹飪協會首批注冊的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
潘國慶工作室宋小康榮獲“中華金廚獎”!


